前幾年的疫情真的讓每人心慌慌,因為病毒造成了全世界都亂了套,身體的免疫系統拉警報
好不容易大家都熬過來了,在這後疫情時代更會想盡辦法來做些什麼增加自我免疫力
朋友推薦了科學漢醫的養生 是由郭育誠醫師撰寫,希望以科學整合當代中西醫學
近三十年的臨床經驗,融合古籍經典與現代科技,再現巔峰智慧,重啟漢醫乾坤
最近看到很多外食餐飲導致的腸胃狀況或食材的新鮮度等,都是令人恐慌也會讓人生病
其實書中也提到古代漢醫並沒有去研究是哪種病毒造成感染,可是漢醫為什麼有療效?
重點在於十二經脈的氣血虛實,以及怎麼治,即時運用何種精確處方~~
其實最需要注意的反而是「不當的」治療方法,或「錯誤的」飲食作息
而不是吃什麼或多做什麼來提升免疫力~~~
印象深刻的是,因為一般上班族都只能六日做好一周的便當,上班時再加熱食用
可是書中提到這樣其實病毒都孳生了,對我們來說真的很兩難
另外,書中也提到科學漢醫的兩大食養法則——
1 不要輕忽環境或同類食物積累對身體的影響 2 有補必有瀉,補錯位置而不知
結合中西醫學的觀念,原本一般人的認知,看完書中的說明後真的會大大改觀
更以臨床實例分析坊間許多似是而非的養生法,其實養生因人而異,並非一體適用
或許大部分人的認知有時卻是錯誤的!! 不論是冬天的補身或是夏天的中暑刮痧都非人人都適用
自己的身體出狀況時,更需要和醫師好好討論,才能針對自己的狀況去對症下藥
尤其現在忙碌的生活狀態,也看到身邊跟Vanessa一樣邁入中年的同事,突然罹癌後的消息
真的會反思自己的生活與飲食。留意天氣的變化,注重保暖,飲食正常,避免疲勞,這些才是根本之道!
| 科學漢醫的養生:後疫情時代健康常見的盲點